「欧美王诗龄」果然出道了……


0
分享至

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贝家的孩子又被「群嘲」了,争议主要集中在大儿子大布和小女儿小七身上。

这两位本就是热搜常客,一个被冠以「赘婿」之名,是网友眼里「扶不起的阿斗」;另一个则是从小被小贝夫妇捧在手心里,有点风吹草动就能上推特热榜。

而两位最近引起争议的事情,也几乎如出一辙——

想发展个人事业,却离不开爸妈的资源。

为什么躺在父母功劳薄上的星二代,总会被嘲?对他们无条件溺爱的爸妈,又是怎么想的?

先来说说,小七这边的官司。

据报道,贝嫂日前根据小七的全名Harper Seven Beckham,成立了一家名为「H7B」的公司。

公司业务大概和贝嫂熟悉的时尚圈有关,也暗合了小七对于时尚美妆的兴趣。

不少外媒看到这一信息都直言贝嫂要把年仅13岁的小七打造成第二个卡戴珊。

镜头下的小七,也确实颇有卡戴珊家族成员的欧美网红味:白开水妆容,嘟嘟唇和卷翘浓密、根根分明的睫毛……

更早前,小七还给贝嫂的个人品牌VB带过货,娴熟的样子根本不像是还在上初中的小孩子。

除了网上带货、分享,贝嫂也带着小七在线下刷脸。

今年,贝嫂获得了「时尚芭莎年度企业家」的荣誉,而为她颁奖的,正是小七。

贝嫂甚至表示,她已经不再在乎自己的明星身份了,因为她将「明星」接力棒传给了小七。

虽说在爸妈铺好的康庄大道上一路向前也是人之常情,但欧美网友显然不买这一套:

为什么这个家庭总是关注足球、时尚等?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渴望真正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。

在不少网友眼中,「小贝家族二代们的‘事业’都是预先安排好的」,而躺在父母的功劳薄上一劳永逸,自然会引发大批有才能的年轻人的不满。

至于大布这厢,被吐槽的原因也大差不差,无外乎是爸妈太过溺爱。

目前,他正在进行自己数不清第几次的创业,推出了新品牌「Cloud 23」(23来自小贝当年在皇马和洛杉矶银河队穿的23号球衣)。

这个品牌从今年初官宣筹备,直到最近才推出两款产品,两瓶放在一起售价250元人民币,主打高端局。

看到儿子又一次燃起事业心,小贝夫妇自然喜不自胜,号召全家出动为辣酱打call。

晒出来的做饭视频里也是辣酱不离手,一副要为儿子「打下辣酱江山」的架势。

至于宣传效果?那就见仁见智了。

「I want it,I got it(我想要,我得到)」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一句妄想,但在贝家孩子这里,实现起来毫无难度。

只是,流水的资源砸下去都没怎么听见响,小贝夫妇怎么也不着急呢?

一直以来,小贝夫妇对于养育孩子都相当「佛系」。

小贝曾坦言,「幸福」就是:

看着孩子们成长,去探索他们自己的潜能,开始各自的事业。

欧美网友精准调侃贝家二代:

请问,这世界上怎么会有人过得这么一帆风顺呢?哪怕是平平无奇的成就,在父母眼里也值得骄傲和鼓励。

这句话看似是调侃,但结合贝氏夫妇一直以来的行为,不难看出在小贝夫妇心中,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让孩子们更健康、快乐地成长就是一条真理。

这样的养育方式,和小贝夫妇的童年经历有着莫大联系。

很多人觉得贝嫂是一个幸运的女孩,小时候坐着劳斯莱斯上学,20岁成为全球偶像,嫁给了全球女孩的梦中情人。

但实际上,贝嫂的童年并非尽如人意。

因为自身个性问题,她曾遭到严重的校园霸凌。

被起各式各样的绰号嘲笑、被同龄孩子们孤立、刁难,甚至还有同学捡水坑里的脏东西砸她。

她曾回忆说:「每天上学,都是我的一场战役,我问自己,今天谁会站在我身边。」

这段经历对贝嫂的影响很大,直到她有了自己的孩子,她教育他们:

一定要待人友善,看到有人被欺负要挺身而出。

如果你看到操场上有个小女孩儿孤零零地站在那儿,去跟她说话吧,那是曾经的妈妈。

也因为自己失去过,贝嫂才更希望孩子们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。

她可以二十五年不吃晚饭,也可以在度假的时候坚持健身,但她把所有的「松弛感」都放在了孩子们的身上。

大布高中的时候想学摄影,贝嫂动用人脉和「钞能力」,把他送进了排名世界第二的艺术设计学院攻读摄影专业,结果一年后他就因为想家而退学了。

但贝嫂不仅没生气,还立马安排了《VOGUE》这种让明星大牌们都挤破头的杂志资源,完成儿子想要挤进时尚圈的小愿望。

这次为小七成立公司,也是因为小七说,自己的梦想是建立一个了不起的品牌。

实话说,贝家孩子们的资源回报并不算高,大布创业屡创屡败,二儿子罗密欧在时尚圈浅尝辄止,小七能否顺利支撑起品牌也是未知数……

但贝嫂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,宁可自己拉下脸面去结交各路人脉,也要帮孩子们实现愿望,可见她对孩子们的包容和爱。

贝克汉姆同理,他来自一个普通的伦敦家庭,爸妈都是鸡娃大师,在小贝的回忆中,自己的童年全是足球。

所以,在三个男孩长大后,小贝并没有要求他们一定要子承父业。

爸爸妈妈做小孩时,曾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,所以爸妈的小孩,就不必再去感受那样的苦痛。

小贝和大儿子大布

这或许正是小贝夫妇宁可卷自己,也决不鸡娃的原因。

无论是在欧美还是中国,「因为自己淋过雨,所以为孩子撑起一把伞」的父母,都不在少数,天后王菲就是其中一位。

王菲在家教严格的家庭中长大,她说小时候放学必须马上回家,「你在外头多待一分钟,就是犯错误了。」

因为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,导致王菲对「错误与否」这个概念看得特别重,成年之后还在不断内耗:

我又懒,又必须要负责,如果因为懒没负责,我就会很自责。这个东西会很折磨我。

王菲妈妈夏桂影是北京煤矿文工团的女高音歌唱家,但她却一心只想要女儿好好读书、考大学。

如果王菲考试成绩不佳,妈妈就会阻止她参加文艺活动。

然而几十年后,当王菲以母亲的身份,再次面临相同的境遇时,她却对想要退学专心搞音乐的窦靖童说,「如果你想好了,那就去做。」

在对待孩子教育上,王菲有自己的原则:

我对孩子的保护欲及担忧,只存在于她们的婴幼儿时期,过了这个阶段,就把她们当作独立个体去相处和交流了。

她对孩子的期许,也早已在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:

你不能去学坏,你可以不太乖。

自己从小受到打压式教育,却能让孩子在夸赞和爱中长大的,还有李湘和陈冠希。

李湘曾提到过,小时候父母从来不表扬自己:

我父母从来不表扬我。如果她表扬我的话,我都会想哭。

就算她做到湖南卫视的「主持一姐」,妈妈还是打压她:「你会干什么呀?你就会主持《快乐大本营》。」

当李湘成为母亲后,她没有选择「打压式教育」,给到女儿的全是包容和夸赞。

尤其是李湘看王诗龄的眼神,其中藏不住的自豪与欣赏,仿佛望向此生最挚爱与满意的作品。

陈冠希出生在家教森严的大家族,长大后的他,叛逆出格。

直到女儿Alaia降生,他突然变得平和、柔软起来。

无论女儿做错多少次,他都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无限包容她。

能够做到这些,其实很不容易。

心理学家莫雷·鲍恩提出过一个「代际创伤」的概念:

当个人经历了严重的创伤,且没有能力修复时,创伤可能就会像基因一般,传递给下一代,甚至下下一代,形成强迫性重复。

比如很多人会在自己做了父母后发现,「我训孩子的方式怎么和我爸妈一模一样」或者「明明小时候也因为爸妈的行为很受伤,但还是用同样的行为对待自己的孩子」。

想要止住这样「没有伤口的疤痕」,需要很多来自他人无条件的爱和成年后的自我疗愈。

像贝嫂和李湘这样无条件地爱孩子,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自我疗愈?

反观这些在充满爱和包容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们,可能会事业一般,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有一种自信和主体意识——

不会讨好任何人去委屈自己,鲜少陷入自我怀疑。

因为拥有可以把代际创伤终止在自己这一代的父母,这些星二代们不仅有很多钱,更能有很多爱。

所以,拥有这样的天生好命,偶尔被吐槽几句,又算得了什么呢?

当然了,如果星二代们能多挣点气,在爸妈的光环下,生出自己的羽翼,那就更加锦上添花,皆大欢喜了。

本文图片来源网络

撰文丨Vita

编辑丨qko

主编丨眠去

出品丨麦子熟了工作室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蜜桃国产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
「欧美王诗龄」果然出道了……
Scroll to top